首頁 >焦點 > 正文

破題“健身去哪兒 如何健好身” 公益體彩助力群眾體育高質量發展

2023-06-30 18:08:03來源: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30日電(記者 宋莉)早晨的呼倫貝爾生態體育公園,空氣涼爽舒適,50米的風箏在大爺手中放飛,翩然翱翔空中,旋轉推拉健身器材、打太極、舞劍的健身群眾越來越多。


(資料圖片)

晴朗夜晚的奈曼旗健身廣場,不同風格的廣場舞熱鬧不已。風沙天里的奈曼旗運動館,網球、排球、籃球、乒乓球……不同年齡段來打球鍛煉的人絡繹不絕。

夏季的突泉速滑館,仍保持-4℃的溫度,身著專業速滑裝備的學生們,在冰面上快速滑行。

工作日里的興安盟體育中心羽毛球館,依然擠滿了打球的人,“好球!”“打得漂亮”,非專業羽毛球友誼賽舉辦得如火如荼。

這些畫面是全民健身活動普及和群眾體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場景,離不開體彩公益金的支持。

不久前,多家媒體跟隨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匯聚微公益 添彩新征程”系列采訪報道活動,實地探訪了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地區的呼倫貝爾生態體育公園、通遼奈曼旗和興安盟突泉縣全民健身中心、興安盟體育中心等,親身感受體彩公益金給當地群眾帶來的改變。

群眾“健身去哪兒”?有答案!

推動群眾體育高質量發展,首先要讓“健身去哪兒”有答案。在呼倫貝爾生態體育公園,隨處可見由體彩公益金支持布設的健身路徑和健身器材。家住公園附近的范喜昌老人“沒事就來公園鍛煉倆小時”。

“剛練太極那會兒,我得去西山,很遠,后來在老年大學,現在就在家門口。”范喜昌老人感慨,“現在,‘十五分鐘’健身圈算實現了”。如今,老人不僅自己鍛煉,還成為一名社會體育指導員,組建了一支40多人的太極隊,領著大家一起練。他希望,以后老年人任何時候都不必再為“健身去哪兒”犯愁。

4月24日早晨,在呼倫貝爾生態體育公園,范喜昌老人(右二)正帶著大家打太極。胡愛偉 攝

“今年我們將在體彩公益金的支持下,繼續完善海拉爾區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文旅體育局局長王冠東介紹,海拉爾區通過體彩公益金支持的全民健身補短板項目,共安裝了449件室外健身路徑,為102個小區、社區活動室配發了全民健身設施,基本實現了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全覆蓋。

在體彩公益金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廣大群眾關切的“健身去哪兒”問題有了著落。記者同時發現,年輕人和球類體育愛好者則更關注健身場地“優不優”。

“開放體育館,對體育愛好者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愛好羽毛球的高如艷,是通遼市奈曼旗全民健身中心的“常客”會員,高如艷說,之前在室外打球,受天氣限制比較大,現在,有了室內體育館,只需交很少的年費,“只要單位不加班家里沒什么事,就能隨時來打球。”據了解,目前,奈曼旗建有奈曼旗全民健身中心田徑場、奈曼旗體育館、奈曼旗足球綜合訓練館和奈曼旗生態體育公園。生態體育公園全年免費開放,全民健身中心各場館全年低收費開放。

體育館全年“無休”滿足群眾體育需求,離不開體彩公益金的支持。奈曼旗全民健身中心負責人表示,“體育彩票公益金解決了奈曼旗全民健身中心內各個場館的運營壓力和器材更新、場館維修等一系列問題。”同時,全民健身中心各場館硬件條件得到改善,還能承接各級各類群眾體育比賽,以及社會體育培訓等。

群眾“如何健好身”?有方法!

把場地設施建在群眾身邊,也要將賽事活動辦在群眾身邊,將科學健身指導送到群眾身邊,實現“如何健好身”的全民健身高質量發展。

來到烏蘭浩特市,緊鄰烏蘭牧騎宮這座城市地標的興安盟體育館內,興安盟人民醫院的唐繼梅正和隊友一起,參加非專業羽毛球比賽。作為基層一線醫務工作者,唐繼梅深感得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才能在社會需要的時候,更好地往前沖。“這里離醫院近,只要有時間,我就會來打會兒球”,唐繼梅說,興安盟體育館是大家緩解壓力、鍛煉健身的好去處。

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體育中心,正在進行群眾體育比賽—羽毛球友誼賽。胡愛偉 攝

“我們這里經常舉辦‘中國體育彩票杯’羽毛球賽事,還有其他各級各類群眾健身比賽”,興安盟體育中心孫兆平介紹,得益于體彩公益金的支持,興安盟體育中心在免費對外開放的同時,還會不定期組織健身群眾參加各類賽事,舉辦各種運動項目培訓班,邀請專業教練員對健身群眾免費進行指導。此外,孫兆平透露,2022年興安盟體育中心利用體育彩票公益金,圍繞體育館建設了一條500米智能健身步道和健身驛站,更好地滿足群眾“健好身”的需求。

這一年來,周一到周五晚上放學后,興安盟實驗小學的周子懷,都會跟著公益指導教練,在興安盟突泉縣體育館和速滑館學習輪滑和速度滑冰,周子懷說:“以前在外面滑,很容易撞到人,在這里滑,很舒服,還有老師教。”

周子懷的教練胡巖峰,幾乎每天都會在突泉縣體育館和速滑館進行專項公益指導教學。“場地免費提供,很方便”,胡巖峰感慨,自己從小學三年級學習滑冰,如今47歲,成為一名速滑專項公益指導教練員,回想過去,他需要跑到學校,跟體育老師商量,鼓勵有天賦的孩子練速滑,“來20個孩子能留住5個就不錯了”,現在有了專業的場地和專業教練,主動來學速滑的孩子多起來了,他都有點忙不過來了。

“在體彩公益金的支持下,突泉縣現在被列為冰上運動訓練基地、競走訓練基地、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突泉縣體育館服務中心史軍說,作為全國體育先進縣和內蒙古自治區全民健身示范縣,突泉歷來都非常重視體育事業的發展。全縣5年來,共投入體育彩票公益金500余萬元助力各項賽事活動。在突泉縣體育館,現在每年都會舉辦群眾科學健身指導培訓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場館和培訓都是免費的”。

據了解,突泉縣體育館2015年規劃建設,2019年投入使用,共投入資金4800萬元,其中有3000萬元來源于體育彩票公益金。

多年來,從各地修建運動場館、體育公園、健身廣場,到舉辦“中國體彩杯”賽事;從支持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到建設全民健身管理隊伍;從青少年到老年人,從城市到鄉村……體彩公益金已成為“公益事業助推器”和“體育事業生命線”,不斷支持著群眾體育的發展壯大。

責任編輯:

標簽:

免責聲明

頭條新聞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