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正文

環球快看點丨只字不提熱也能描述出很熱?這屆網友不愧為文案“鬼才”!

2023-06-28 13:52:32來源:中國氣象局

熱得讓人“懷疑人生”的端午節

剛過去沒幾天


(資料圖)

一張似曾相識的

最高氣溫預報圖

又擺在了象象面前↓↓

上圖是中央氣象臺6月27日發布的最高氣溫24小時預報

下圖是國家氣象信息中心6月22日

也就是端午節那天全國最高氣溫實況圖

兩者可以說是很形似了

是的

高溫,又來了

而且,俺們相親相愛的京津冀

又又又在里面↓↓

哼,高溫!都把你們記到日歷里了!

今天也就是6月27日,海淀預報最高溫將重返39℃。

這個6月

一波一波趕來的熱浪

似乎產生了一種連鎖反應:

激發廣大網友

在各種社交平臺上進行“文學表達”

仔細觀察網友們的文字

熱、很熱、非常熱

已無法獲得高額轉評贊

真正的高階門檻

已經提升至了:

“一字不提‘熱’,也能描述出非常熱。”

讓象象印象深刻的

有這樣一個描述:

“今天我是齊寧人(水被蒸發了)。”

把居住地名字進行動態調整

嚯地一下

被高溫炙烤的形象一下子就有了

(象象:今年端午節期間濟寧曲阜站記錄到39.8℃最高氣溫

雖然距離該站歷史最高氣溫41℃還有一定差距

但也是相當熱了)

要說寫文案

今年火出圈的淄博可以說是舍我其誰

下面這個表達

就是熟練運用諧音和比喻的典范:

“‘趕烤’的人們注意了,淄博即將進入‘燒烤模式’。”

火熱的夏日圍爐——淄博燒烤。 圖/刷克

就像被架到小烤爐上

被炭火烤得滋拉滋拉的感覺

“吃貨”們可都太懂了!

(象象:端午期間外媒對我國高溫的報道中,也偏愛這種“滋拉滋拉”的描述,比如路透社的標題就采用了Beijing sizzles with hot weather alert at highest level,其中sizzles就是嘶嘶作響的意思)

在端午期間拿下41.8℃

全國最高氣溫的北京

沒理由不擁有一段城市定制版文案

只是看上去帶有一絲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色彩:

“報名去火焰山旅行的北京游客,一覺醒來發現還在北京。”

(象象:不過,火焰山還是更熱的,在更早一些的6月19日20時,吐魯番站記錄到43.3℃高溫,比北京端午期間的41.8℃高出不少。只能說高溫也要錯峰出行吧)

當然

即便不與地域結合

文案也可以很抓人眼球

比如主打接地氣的↓

“剛坐上電動車坐墊,嗷地叫出了聲!”

主打煙火氣的↓

“一輛運送雞蛋的貨車倒了,瞬間煎蛋的香味席卷了整條街道。”

主打實用主義的↓

“防水化妝品哪家強,上街一看便知曉。”

這些文字,也正與

白得反光的柏油馬路

耷拉下腦袋的行道樹

濕透的衣服

漲紅的臉

清涼的冰棒一起

圖/青瓦

共同組成這個炎熱的2023年夏天

這些與高溫有關的文字表達

只是在吐槽嗎?

仔細想想

實際上也是在記錄當時的感知和情緒

看似調侃和吐槽的背后

也是在互相啟發、互相提醒

比如象象自己

就是在看到下面這段文字后

煮上了一大鍋綠豆湯:

“都開始喝綠豆湯了,小時候最討厭這玩意兒!”

圖/大叔下廚房

所以無論再怎么“花式”表達熱

都要牢記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照顧好自己

在吐槽、調侃之余

順利度過這個炎熱的夏天

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

責任編輯:

標簽:

免責聲明

頭條新聞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