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4 08:54:50來源:方圓雜志
安迪?沃霍爾《槍擊瑪麗蓮(鼠尾草藍色)》(亞克力、絲網、油墨 麻布)101.6 x 101.6 cm 1964年作
2022年5月初,后現代藝術大師、視覺運動波普藝術的開創者之一安迪·沃霍爾的經典作品《槍擊瑪麗蓮》在美國紐約佳士得拍賣行以1.95億美元的價格售出,創下有史以來最昂貴的美國藝術品拍賣紀錄。
然而,伴隨而來的是無數的爭議與討論:沃霍爾的作品到底是當代藝術還是變相挪用?
(資料圖片)
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們也不得不面對這樣的靈魂發問。2022年10月12日,美國最高法院審理了一起現代藝術氣息濃厚的案件,案件雙方當事人分別為美國知名肖像攝影師林恩·戈德史密斯和沃霍爾藝術基金會(該基金會在1987年沃霍爾去世后就接管了他全部作品的使用權)。
而一切要從戈德史密斯拍攝的一張肖像照開始說起。
一張肖像照引起的爭議
戈德史密斯幾乎給20世紀所有著名的搖滾明星拍過寫真,從滾石樂隊、涅槃樂隊到鮑勃·馬利和帕蒂·史密斯,可以說她的攝影見證了美國流行音樂史的變遷。1981年,《新聞周刊》委托戈德史密斯給歌手普林斯(藝名王子)拍照。在紐約的工作室里,戈德史密斯拍下了普林斯的照片,照片上的他穿著白色襯衫、留著胡子,眼神望向鏡頭,看起來有點脆弱和憂傷。
盡管當時《新聞周刊》并沒有采用戈德史密斯的照片,但她仍保留著該照片的使用權。
1984年,戈德史密斯同意了《名利場》雜志的請求,以400美元的價格將她拍攝的普林斯肖像照授權給《名利場》雜志作為“藝術家參考”。 按照當時的協議,這僅僅是一次性的授權。隨后,《名利場》雜志委托沃霍爾參考戈德史密斯拍攝的照片創作一幅肖像畫,而沃霍爾的創作僅是將“王子”的大頭照截取了下來,用絲網印刷的方式將黑白照改成了紫色和紅色,且命名為《紫色王子》。
盡管這張照片是在得到戈德史密斯的授權下完成的,但戈德史密斯并不知道沃霍爾還根據這張肖像照創作了一個王子系列作品,其中包括14幅絲網印刷作品和2幅插畫,有的添加了豐富的手繪線條,有的增加了色彩鮮艷的圖層。
2016年4月21日,普林斯逝世。為了向這位已故音樂人致敬,《名利場》雜志推出一期特刊,《名利場》的母公司也以10250美元的價格向 沃霍爾藝術基金會獲取王子系列作品的使用權,特刊 的版權頁只留下沃霍爾藝術基金會的名字。
這時,戈德史密斯才知曉王子系列作品的存在。她認為該基金會侵犯了她作品的版權,但她想收取版權許可費的要求遭到拒絕。
2017年,沃霍爾藝術基金會提起訴訟,認為沃霍爾根據戈德史密斯照片進行的再創作屬于版權法上的“合理使用”,因而無須征得原作者的同意,也無須向原作者付款。2019年,一審法院認定王子系列作品可以被直觀地識別為沃霍爾的獨特風格,適用合理使用原則,構成了轉換性使用。一審敗訴后,戈德史密斯提起上訴。
2021年3月26日,美國第二巡回法院認定王子系列作品不構成合理使用,侵害了戈德史密斯的作品版權,并裁決發回下級法院重審。沃霍爾藝術基金會對二審法院的裁決向美國最高法院提出了上訴,最高法院于2022年3月同意審理該案。同年10月12日,沃霍爾藝術基金會與戈德史密斯雙方在最高法院進行法庭辯論。
“新”的界限在哪里
“合理使用”法則是美國版權法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其本義是通過在著作權所有人和公共利益之間取得平衡,兼顧原創者利益也鼓勵創作自由。
而要確定是否符合“合理使用”法則,通常需要考慮以下四個方面:一是使用的目的和性質,比如這個創作是屬于商業目的還是出于公益教育;二是受版權保護作品的性質,比如是純粹的寫實作品還是虛構作品;三是作品引用的部分在整個受版權保護的作品中所占的比例和實際作用;四是使用行為對受版權保護作品的潛在市場或是價值的影響。
此案中,美國最高法院考慮沃霍爾的作品是否符合合理使用法則的關鍵因素是,沃霍爾的作品到底屬不屬于轉換性使用,即有 “新信息、新美感、新洞察和新理解的新作品”。
因此,法庭上爭論的焦點變成了:針對一幅已經成型的作品,當藝術家對它進行再創造的時候,是什么讓它變成了一幅截然不同的作品?這個“新”的界限在哪里?又是誰可以來決定或是評判所謂新作品是“新”的?
在口頭辯論中,大法官羅伯茨表示:“戈德史密斯的攝影作品只是告訴了我們普林斯長成什么樣子,而沃霍爾的再創作則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在現代社會中的名人地位是如何去個人化的。”而大法官卡瓦諾表示,沃霍爾的作品在雜志上呈現和在博物館里展現所代表的意義是截然不同的。比如,沃霍爾的另一名作《金寶湯罐頭》放在博物館里展示的目的并不是賣番茄罐頭湯,而是讓欣賞作品的觀眾去思考藝術家的創作目的。
在庭上,沃霍爾藝術基金會認為沃霍爾作品中的普林斯和戈德史密斯拍攝的普林斯肖像照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表達。戈德史密斯的黑白照片讓普林斯看起來是脆弱的、易受傷害的,而沃霍爾的絲網印刷作品創造了一個扁平的、非個人的、脫離軀殼的、面具般的外觀。換句話說,戈德史密斯還原的是普林斯離開聚光燈后身為人的一面,沃霍爾描繪的則是作為偶像形象出現在大眾面前的普林斯。
然而,戈德史密斯表示,這只是一種個人的理解,無論在什么年代,哪怕是針對同一幅作品,藝術家、評論家和大眾都會有完全不同的解讀。
在沃霍爾方看來,沃霍爾本人的標志性地位以及他極具辨識度的藝術風格,讓他的所謂“挪用”能夠符合合理使用法則。因為大家都知道沃霍爾是誰,他的作品在表達些什么,所以很容易讓大眾明白他的王子系列作品有什么新的內涵。
對此,戈德史密斯提出反對意見。她認為隨意挪用他人的作品而不支付費用的行為會讓那些更具文化影響力的人獲得更多的自由, “名氣并非踐踏其他藝術家版權的門票”。事實上,對于很多名氣甚小的藝術家來說,一旦他們的作品被大型公司盜用或是竊取,藝術界的權力不對等會使得他們的反擊變得徒勞無功。
導演兼密歇根大學法學院教授保羅·希諾爾在《大西洋月刊》發文稱,從社會意義上來說,戈德史密斯的攝像突出了普林斯作為普通人的脆弱性,而沃霍爾的作品則強調的是普林斯被制造成一種文化產品,背后暗含著對人的異化以及冷酷的商品性。
在藝術家約翰·杜威看來,當前工業已經實現了機械化,藝術家卻不能進行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所以藝術家仍然有義務使自己的作品變成“自我表現”的獨特方式。
帶來的連鎖反應
2023年2月8日,另一場同樣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藝術版權糾紛案開庭。2021年11月起,藝術家羅斯柴爾德在線上創作并發布了一系列以愛馬仕標志性鉑金包為靈感的NFT作品——100個色彩斑斕的假毛皮樣式數字手袋。這100個作品在NFT市場上獲得了極高的熱度和追捧,最高售價4.6萬美元。隨后,愛馬仕以其侵犯、淡化和搶注商標權為由把羅斯柴爾德告上了法庭。
在法庭上,辯證雙方多次援引沃霍爾一案的討論來論證羅斯柴爾德的行為是否符合“合理使用”法則。羅斯柴爾德表示,自己的藝術創作是“為了諷刺奢侈品行業對于動物皮毛的濫用”。而愛馬仕方則表示:“他的作品跟藝術創作無關,僅僅屬于一種商業行為。”最后陪審團認定,羅斯柴爾德創作和銷售鉑金包侵犯了愛馬仕在元宇宙的知識產權和商標權。
回到沃霍爾一案, 這場被《紐約時報》評價為“令人重新反思500年的藝術史”的案件由于影響重大,截至目前,美國最高法院遲遲未作出最終的判決。但此案仍帶來 令人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
2023年3月,《紐約時報》發文稱,此案使全世界的博物館和美術館都開始擔憂自己館中的藏品是否符合“合理使用”法則。包括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在內的9家全美頂尖的博物館在采訪中均表示:“如果按照上訴法院的界定,梵高基于米勒作品臨摹的《收割者》或是羅伊·利希滕斯坦基于DC漫畫出版的圖像創作的藝術品將不被視為構成‘轉換使用’的標準。”布魯克林美術館總監在采訪中表示:“一個沒有了安迪·沃霍爾的美國藝術史將會變成什么樣子?如果不是為了講述人類文明史上充滿著想象力的故事,藝術博物館究竟為什么存在?”
而 藝術創作中的版權問題并非僅僅存在于人類藝術家的作品中,人工智能技術的加速發展正威脅著人類藝術家的創作。盡管人工智能生成系統是否涉嫌侵權仍是一個需要在法院解決的復雜問題,但人工智能模型的創造者似乎都認為他們創造的人工智能圖像符合“合理使用”法則。
或許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合理使用”法則的內涵與概念也需不斷進行更新。
而回到藝術創作本身,人類的藝術發展史其實可以被視作一個持續不斷的“創造”與“再創造”的過程,每一個時代的藝術家都在前人的基礎上開創著新的藝術形式與語言。就像沃霍爾所說:“別想著要創作藝術,做就對了。讓別人來決定它的優劣,是喜歡或是討厭。在他們作決定的同時,繼續創作出更多藝術吧。”
(本文有刪減,更多內容請關注《方圓》4月下期)
本文雜志原標題:《一起讓人反思500年藝術史的迷案》
本文為《方圓》雜志原創稿件,轉載時請在醒目位置標明作者,并注明來源:方圓(ID:fangyuanmagazine)。
編輯丨黃莎 房佳佳 設計丨劉巖
記者丨涂思敏
往期精彩
點擊圖片
購買《方圓》雜志
好看的人都點了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標簽:
2022年10月12日,美國最高法院審理了一起現代藝術氣息濃厚的案件,案件雙方當事人分別為美國知名肖像攝影師
中新社柏林5月13日電德國聯邦國防部13日宣布,德國將向烏克蘭進一步提供價值超27億歐元的武器。作為一攬子
關于冬季吃什么蔬菜最好最合適的內容,包含冬季吃什么蔬菜好冬天吃什么蔬菜最好?冬天吃什么蔬菜最好?關于
本文報告來源于《2023穿山甲泛工具行業商業化洞察》報告,完整版共有23頁,非常詳盡,值得收藏。本報告下載
巴黎vs阿雅克肖首發:梅西復出先發,姆巴佩出戰,巴黎,姆巴佩,達尼洛,佩雷拉,維拉蒂,里奧梅西,阿雅克肖,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