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頭條 > 正文

南京環玄武湖,打造文商旅融合發展新地標

2025-01-14 14:19:56來源:紫牛新聞


日,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2023-2024江蘇文旅消費熱力觀察優秀案例”,南京市7家單位入圍。在牛首山、六朝博物館、門東燈彩等“經典IP”外,建設不滿兩年的環玄武湖地區以文商旅融通的“新實踐”名列榜上。環玄武湖區域,正從一個普通的地理區域轉變為一個備受矚目的文旅空間新典范。

從旅游“通道”到旅游目的地,自2023年啟動建設以來,環玄武湖地區精致雕琢、巧妙塑景,將旅游“通道”打造為業態融合、主客共享的文旅消費新空間,也走出了主城玄武以區域品牌建設為抓手,以文商旅融合帶動旅游高質量發展、以高質量發展促進人民美好生活的落地實踐。

深挖稟賦,從旅游“通道”到目的地

昨日中午,正值用餐高峰期,在玄武湖畔的鎖金村,一家家餐飲小店內人來人往,后廚云遮霧繞,忙得熱火朝天。在徽真·廣德鍋子門店里,店員熟練地生好火、放好鍋子。不一會兒,滿是食材的鍋子“咕嘟咕嘟”滾了起來,周蕓迫不及待提筷嘗了一口。

周蕓是常州人,因工作需要來南京出差,離開前特地留了時間來打卡這家鍋子店,“我喜歡的美食博主來吃過,一直想來,不虛此行!”

如周蕓一樣,因為一則視頻、一條推文“說走就走”,是當下旅游市場的常態。當景區需求轉向了生活目的地需求,旅游空間的概念逐漸模糊。游客走出有圍墻的封閉景區,來到沒有圍墻的街區、社區,目的地意義更加彰顯。

環玄武湖,正是在應對旅游市場“泛景區化”特征下,打造的文旅新空間。玄武湖,是南京生態名片、旅游名片,每年客流量超千萬。而在環玄武湖地區,既有自然風光、人文歷史,也有文博場館、商業載體、市井街巷。

立足文旅稟賦優勢,2023年5月,玄武區啟動環玄武湖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瞄準“城市休閑度假新樣板、文商旅融合夜間消費新地標、拉動經濟增長新引擎”建設目標,推動環玄武湖從旅游“通道”轉變為旅游目的地。

為加強集聚區建設,玄武湖綜管辦牽頭環玄武湖文商旅單位,組建環玄武湖文旅消費發展聯盟。不到兩年,環玄武湖旅游熱度不斷上升,得到中央及省、市各級媒體關注。數據統計,活動引流賦能下,環玄武湖地區人流量、消費量都有不同程度地提升。兩年以來,有關環玄武湖地區文商旅融合實踐的報道超360篇,其中三分之一為省級以上媒體,推動這一“環”跨域“出圈”。

引注活水,一年“好景”??闯P?/strong>

掘井造泉,引來“活水”。在文旅融合目的地時代,環玄武湖持續構建梯度化的產品體系和創意感的場景體驗,吸引“過客”變“留客”。

兩年來,環玄武湖文旅消費發展聯盟聯合成員單位,圍繞“春媚、夏YE、秋美、冬暖”四大主題,開展超400場文旅消費活動。運動、文藝、國潮、科技、美食、農旅等多元業態加持,環玄武湖持續迭新“風景”。

以品牌活動提振環玄武湖品牌。南京文學書集連續兩年落戶玄武湖畔,放大區域人文優勢,讓市民游客來環湖、品好書,體驗酣暢淋漓的心靈旅行。連續三年落戶的ISPO亞洲運動用品與時尚展,也讓環玄武湖迸發運動活力。

國慶期間,第24賽季Robotex機器人大賽亞洲總決賽在南京國展中心舉行,這也是該賽事亞洲總決賽首次來到南京、來到玄武湖畔。大賽期間,2萬+選手同臺競技,吸引超6萬人“潮涌”環玄武湖,線上臺總曝光率達2億次。以賽促旅、以展促游,多元化、高科技、國際化的“賽展文旅商”聯動,給南京持續帶來科技、活力與創新氣息。

圍繞夜經濟提升,“玄武湖畔·夜美金陵嘉年華”引燃文旅狂歡,“王婆”茶話會、東大之夜、無人機表演等點亮夜晚,全息光影秀等系列數字文旅新產品也持續“上新”,讓旅游更有新意。

在環玄武湖,還可以怎么玩?可以在南京國展中心潮SPACE活力街區逛展,在太陽宮劇場和貓頭鷹空間看好劇,在南京商廈、六角廣場購物。玩得盡興了,還可以在玄武湖畔的酒店、民宿舒睡。引了流量、旺了消費、振了品牌,環玄武湖也成為主客共享的文旅新空間。

營造生態,多方協同共護好景

旅游讓生活更加美好,美好生活更需多方共筑。“寓管理于服務,以服務促發展。”玄武湖綜管辦主要負責人表示,秉承這一理念,玄武湖綜管辦持續創新工作機制,以融合深化聯動、以智慧提升質效,不斷延伸為民服務半徑,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筑牢支撐。

以“黨建鏈”賦能產業鏈,2024年9月,環玄武湖文化旅游區黨建聯盟成立,這一聯盟是基于文旅聯盟的“迭代升級”,以區域化黨建凝心聚力,組建“環湖文旅先鋒匯”“聯勤聯動服務先鋒隊”兩支隊伍,打造非遺課堂、高紅工作室等一批精品項目,讓市民游客享受到更多元、更溫暖的服務。

秩序安穩定,也是環境營造的重點。2023年,玄武區率先探索大客流下的窗口地區交通秩序優化路徑,出臺專項工作方案疏堵保暢。依托玄武湖綜管辦整合執法力量,通過聯勤聯動機制形成合力,2024年,玄武湖周邊地區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指揮調度臺也正式啟用,助推區域治理變“智理”。日前,第二屆“湖BA”激情開賽,管理、執法、文旅等多方力量同臺競技,更賽出環玄武湖“共治力”。去年全年,玄武湖綜管辦接收辦理 12345 秩序管理類投訴舉報工單442件,與上年度同比下降24.6%。

在景觀優化方面,玄武湖綜管辦啟動龍蟠路南京站綠化景觀更新項目,臨湖草坪、石階變身視角絕佳的觀景臺;在明城墻神武路沿線,綠化景觀、出行設施也啟動“微更新”。在志愿服務方面,南京站南廣場“寧+”驛站全年服務不斷線,來自高校的文旅志愿者“上崗”,運用專業所學為游客帶來路線推介、景區介紹等特色服務。

融通文商旅,激發新動能。數據統計,2024年,南京火車站發送旅客2165萬人次,客發、營收同比增長超6%,玄武湖公園游客接待量超1800萬人次,紅山森林動物園客流超800萬,八成是外地游客;大客流也帶動太陽宮、玄武湖假日酒店等文旅單位營收增長。六角廣場開業一年人流量突破900萬,金陵STYLE開業兩年實現年度營收增長超43%。

放眼環玄武湖,金陵STYLE浪漫中心、南京國展中心已獲評南京市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玄武湖公園5A景區創建工作進入沖刺階段,而今再獲評江蘇文旅消費熱力觀察優秀案例,環玄武湖切實實現了從地理區域到文旅空間之“變”,更折射玄武區深化文旅融合,以集聚區建設為抓手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文旅強區發展路徑。

展望未來,環玄武湖文化旅游區將繼續搶抓文旅融合發展的機遇期,深化聯盟共建、開拓合作渠道、鏈接多元資源。圍繞旅游目的地的發展定位,環玄武湖將不斷釋放新動能、延伸新價值,構建城景交融、旅居相宜的全域旅游格局。

責任編輯:

標簽:

免責聲明

    • 青年創投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