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銀行 > 正文

中信證券:快速反彈背景下,銀行板塊短期有波動可能

2023-08-08 08:59:10來源:金融界

7月情況看,信用投放受季初因素和需求偏弱共同制約,預計人民幣貸款增量在5500-6500億元,社融增量在8500-9500億元。當月央行流動性投放充裕,不同期限資金利率呈現走低趨勢。展望而言,逆周期政策調節力度或為下階段信用擴張核心變量,建議密切關注財政貨幣政策和產行業政策落地進程。

▍利率跟蹤:資金利率中性偏松,存貸利率共同下行。

1)7月政策利率步入觀察期。當月OMO及MLF利率未有調整,主要是6月政策利率調降仍處于作用期與觀察期。


(資料圖)

2)資金利率運行溫和。半年時點過后,7月DR利率與同業存單利率均呈現小幅回落趨勢,人民銀行年中工作會議再提“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預計資金利率中性偏松趨勢不變。

3)債券利率下探2.6%后回升,7月10Y國債利率最低下探至2.6%以內,反映上中旬經濟預期走弱,后續重點關注逆周期政策的效率與效果。

4)存貸終端利率共同下行。7月重點城市首套與二套房貸利率均下降10bp,下階段增量與存量按揭利率均存調整空間。存款利率看,6月新一輪掛牌利率調整已擴散至城農商行,下階段仍存在存款利率再調整可能。

流動性跟蹤:合理充裕,呵護市場。

1)7月公開市場操作有序回收跨半年流動性,中長期投放仍顯積極。7月上旬,央行通過OMO凈回籠資金近1.2萬億,對應6月中下跨半年的流動性投放。7月MLF在1000億到期基礎上,續作1030億,小幅多增繼續釋放流動性合理充裕信號。下階段政府債發行提速背景下,預計央行仍將保障足額流動性投放,或將靈活使用準備金、MLF等中長期流動性投放工具。

2)年內“后置”節奏下,8月以后政府債發行或顯著提速。截至7月末,我們匡算2023年政府債券凈發行融資進度在50%左右,與過往三年相比,僅小幅快于財政后置的2021年。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2023年新增專項債需于9月底前發行完畢,預計8月以后政府債券發行或將明顯提速,8-12月政府債月均凈融資規模或接近萬億水平。

信用跟蹤:7月信用投放或較乏力。

1)貸款:季初慣性回落。二季度以來,信貸需求邊際走弱特征顯現。考慮到6月末考核等因素下,貸款時點性上量較為明顯,因此進入7月,信貸月初需求回落的現象或較為明顯,預計凈投放規模或在5500-6500億元規模。

2)票據:季節性與需求端共同拖累。季節性對應1月開展的半年期承兌集中到期,弱需求對應票據貸款的規模占用,預計7月未貼銀承或有較多拖累。

3)社融:增速或維持于9.0%。預計7月社融增量規模或在8500-9500億元規模,對應存量增速或持平于上月的9.0%水平。

8月流動性展望:預計狹義流動性環境或將繼續保持溫和。

8月,流動性最大擾動因素,或在于政府債券發行的顯著提速。考慮到“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目標明確,預計8月央行仍將提供足額流動性投放來對沖政府債券集中發行的擾動,預計全月DR007平均利率或降至1.75%-1.80%水平(7月為1.80%)。

信用環境展望:8月開始,政府債因素驅動社融增速小幅回升。

1)信貸:7月底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精準有力實施宏觀調控,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后續關注財政政策、地產政策和產行業政策驅動的信貸需求回暖。

2)債券,財政政策“后置”節奏下,8月-12月政府債券月均凈發行規模或將接近萬億。綜合以上因素,預計年內8月以后,社融存量增速中樞或將小幅回升,年末社融增速或回升至9.5%左右水平。

風險因素:

宏觀經濟增速大幅下行;銀行資產質量超預期惡化;監管與行業政策超預期變化。

投資觀點:短期或有波動,中期趨勢確定性增強。

下一階段,存量按揭利率調整、金融助力化債或將進一步推進,從而對銀行息差產生負向壓力,預計自今年4季度開始將體現在財報中,近期快速反彈背景下板塊短期有波動可能。不過,一方面負債成本仍有下降空間,有助于緩釋資產端利率下行壓力,另一方面夯實化債推進有助長期資產負債表穩定,對于基本面長期趨勢擔憂的“不確定性”反而下降,銀行股底部位置更加明確。下階段關注重點是化債模式落地、金融工作會議進展等。

個股方面推薦:1)業績增長和估值位置帶來的投資回報明確,主要包括未來三年業績增速確定性強、估值回落至低位的機構重倉銀行;2)個體進入資產質量拐點周期的估值修復。

責任編輯:

標簽:

免責聲明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