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銀行 > 正文

銀行保險業上半年成績單出爐!消費、基建、制造業貸款增加明顯 監管:發力助推擴內需

2023-07-28 09:55:39來源:金融界

財聯社7月27日訊(記者 王宏)財聯社記者從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獲悉,今年上半年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為406.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保險公司總資產29.2萬億元,同比增長9.6%。保險資金運用余額 26.8 萬億元,同比增長9.7%。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1.3萬億元,同比增長2.6%。

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加大支持力度、優化金融服務,尤其是切實服務擴大內需。接下來將采取針對性措施,引導銀行保險機構支持增強發展動能,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數據顯示,6 月末信用卡、汽車和其他綜合消費貸款比年初增加 7100 多億元,上半年基礎設施建設貸款余額同比多增1.05萬億元,制造業貸款余額同比多增 1800多億元。6月末民營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 13.1%。


(資料圖)

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凈利潤1.3萬億 保險資金運用余額26.8萬億

財聯社記者從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獲得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406.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保險公司總資產 29.2萬億元,同比增長 9.6%。保險資金運用余額 26.8 萬億元,同比增長 9.7%。

數據顯示,上半年人民幣貸款新增 15.7 萬億元,同比多增 2.02萬億元。銀行保險新增債券投資6.4萬億元。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 3.2萬億元,同比增長12.5%,提供風險保障金額6930萬億元,賠款與給付支出9151億元,同比增長 17.8%。

監管還加大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力度。上半年,制造業貸款新增 3.5萬億元,同比多增 1861 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新增3.8萬億元,同比多增1.1萬億元。民營企業貸款新增 5.5萬億元,同比多增 9016 億元。

支持改善民生力度也不斷加大。據悉,個人住房貸款投放力度加大,92%用于支持購買首套房,合理滿足剛需群體信貸需求。住房租賃貸款同比增長 90.2%。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持續增長。積極支持就業創業,創業擔保貸款同比增長 14.9%。引導信貸資金持續投入教育、醫療等社會領域,教育行業貸款同比增長17.4%,助學貸款同比增長 21.8%,衛生和社會工作貸款同比增長14.3%。上半年末,養老理財產品同比增長 75.1%,個人養老金理財快速增長,特定養老儲蓄存款達到 377 億元。

主要風險監管指標處于合理區間,風險抵御能力整體充足。據監管初步統計,上半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4萬億元,較年初增加 2021 億元。不良貸款率 1.68%,同比下降 0.08個百分點。商業銀行逾期 90 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為 84.8%,保持較低水平。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1.3萬億元,同比增長2.6%,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4.5個百分點。

加大對擴大內需的金融支持力度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金融監管總局將持續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加大支持力度、優化金融服務,尤其是切實服務擴大內需。接下來將采取針對性措施,引導銀行保險機構支持增強發展動能,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具體來看,主要針對幾個重點領域,例如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大新型消費支持,為恢復和擴大消費提供優質的服務;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加大出口信用保險的支持力度;加強和改進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持續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覆蓋面和可得性。

數據顯示,消費方面,6 月末信用卡、汽車和其他綜合消費貸款比年初增加 7100 多億元。上半年,基礎設施建設貸款余額同比多增1.05萬億元,制造業貸款余額同比多增 1800多億元。6月末,民營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 13.1%。

其中,對于擴大消費方面,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還要圍繞著國家政策要求,加強對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政策支持,例如引導銀行機構加大消費服務行業的信貸投放,強化保險保障服務;積極支持重點領域消費需求;引導金融機構深耕消費金融市場細分市場,開發多元化消費場景,提升零售服務的質量,滿足居民合理消費的信貸需求。

“消費恢復的積極因素還在積累中,恢復基礎還不牢固,結構性問題還存在。比如居民消費能力不足、消費意愿不強、大宗商品消費偏弱的情況都有。下一步要鼓勵金融機構開動腦筋,積極開發符合不同消費群體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支持大宗商品的消費。圍繞教育、文化、體育、娛樂重點領域提供綜合性的金融服務支持。”

責任編輯:

標簽:

免責聲明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