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7 10:06:09來源:金融界
財聯社8月4日訊(記者 高萍)今日,《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3年上)》(下稱“報告”)出爐。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25.34萬億元,全年累計新發理財產品1.52萬只,募集資金27.75萬億元,為投資者創造收益3310億元。
另外,截至2023年6月末,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達1.04億個,較年初增長7.24%,同比增長13.41%。其中,個人投資者數量新增 679.06萬個。
銀行業內人士分析,銀行理財行業全面進入凈值化、規范化發展時代。整體而言,以理財公司為主力軍的市場格局已經形成,固收類產品仍占主導地位,市場風險偏好以穩健為主,產品期限日益多元,產品投向逐步外延。各機構進一步拓展豐富營銷渠道,加強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多層次的理財市場格局正逐步成型。
(資料圖片)
存續產品數量和金額均最多 理財公司市場份額占比超8成
報告顯示,2023 年上半年,全國共有 225 家銀行機構和 30 家理財公司累計新發理財產品1.52 萬只,累計募集資金127.75 萬億元。截至 2023 年 6 月末,全國共有 265 家銀行機構和 30 家理財公司有存續的理財產品,共存續產品 3.71 萬只,較年初增長6.88%;存續規模25.34萬億元。
分機構類型來看,截至 2023 年 6 月末,理財公司存續產品數量和金額均最多,存續產品只數 1.62 萬只,存續規模20.67 萬億元,較年初下降 7.09%,同比增加7.99% , 占全市 場的比例達到81.55%。從報告來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緊隨理財公司之后的是城商行,截至6月末,存續產品只數0.93萬只,存續規模21755億元,同比下降37.29%。
從理財產品類型結構來看,權益類產品規模占比仍較小。報告顯示,截至 2023 年 6 月末,固定收益類產品存續規模為24.11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比例達95.15%,較去年同期增加 1.32個百分點;混合類產品存續規模為1.11萬億元,占比為 4.38%,較去年同期減少1.52個百分點;權益類產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的存續規模相對較小,分別為 0.08萬億元和0.04萬億元。
理財產品投資者突破1億個 上半年理財公司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2474億
理財投資者方面,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理財投資者數量維持增長態勢。截至2023年6月末,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達1.04億個,較年初增長7.24%,同比增長13.41%。其中,個人投資者數量新增 679.06萬個,機構投資者數量新增21.38萬個。
從結構上看,截至 2023 年 6 月末,理財市場仍以個人投資者為主,數量為 1.03億個,占比 98.87%;機構投資者數量占比略有提升,數量為 117.33 萬個,占比 1.13%。
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上半年,理財投資者整體風險偏好趨于兩極化發展。風險偏好為一級(保守型)和五級(進取型)的個人投資者數量占比較年初有所增加,分別增加1.32個百分點和 0.32個百分點。持有理財產品的個人投資者數量最多的仍是風險偏好為二級(穩健型)的投資者,占比34.31%。
理財投資收益方面, 2023 年上半年,理財產品整體收益穩健,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 3310 億元。其中,銀行機構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 836億元;理財公司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2474 億元,同比增長 19.61%。2023 年上半年各月度,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39%。
展望未來,普益標準研究員認為,銀行理財行業發展將繼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不變,整體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市場競爭將愈發激烈。在此背景下,各銀行理財機構需從凈值化管理、投研能力、渠道建設、投資者教育和陪伴等多方面發力,圍繞客戶需求創新特色產品與服務,提升競爭實力,把握時代機遇,迎接市場新考驗。
責任編輯:標簽:
財聯社8月4日訊(記者高萍)今日,《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3
格隆匯8月6日丨蘭州銀行(001227 SZ)發布首次公開發行前已發行股份上市
觀點網訊:8月6日消息,中國銀行近日在北京召開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
智通財經APP訊,民生銀行(01988)公布,該行于2023年8月4日收到《國家金
即便被大型AMC收入麾下多年,大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