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正文

這些95后,開始進村“上班”了!

2023-03-23 09:48:38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最近,一條“24歲就當上村支書”的短視頻火了。兩天時間,視頻播放量超過6000萬次,點贊量近200萬。

視頻中的女孩叫張桂芳,是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三家村的村支部書記。她在視頻里調侃,回鄉前朋友說村支書工資高,回鄉后發現村里負債百萬元。這個年輕的女孩,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

01


(資料圖)

95后村支書張桂芳:“農村也有廣闊的天地”

三家村屬山區丘陵,常住人口只有400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人占據80%。

2020年村里換屆時,村支書人選成了難題。畢業于天津農學院的張桂芳當時在外工作,在村干部的動員下,她回到家鄉參加換屆選舉。

△河南鶴壁三家村全景圖

“我不是他們找的第一個人,但我是被說動的那一個。當時我對這個工作不太了解,就想著回來試一試。如果年輕人能回村發展,也能給村里帶來活力?!?/p>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參加選舉,張桂芳沒想到,自己竟然高票當選了村支書。

△張桂芳當村長前后對比

剛接手工作時,村里沒有錢,負債百萬元。張桂芳的工作并不順利,還因為心理壓力大,經常落淚。

在同事的鼓勵下,張桂芳決定先從整治環境做起。她帶著大家鋪路、修水管、清理河道,建了村里的第一個圖書館、籃球場、公共廁所……

△張桂芳拍下進行三家村村容整治的村民大合影

2021年7月,河南多地暴雨肆虐,張桂芳沖在最前面,和村民克服困難,清理淤泥。這一次之后,她覺得自己才真正被村民接受?!鞍l物資時,有老太太拉著我說,你這小姑娘真能干,下一屆還讓你干?!?/p>

如何讓鄉村更有吸引力?張桂芳想到了彩繪?!叭掖遄畈蝗钡木褪钦R的墻壁,村子變美了,就有了發展鄉村旅游的機會?!?/p>

張桂芳找來墻繪師,給村里的房子畫上了涂鴉。金黃的麥田,夢幻的羽翼,童話的世界……她做了一件件實事,也讓村里的債務化解了一大半。

△三家村的涂鴉墻

如今,三家村的精神面貌變了,還吸引了不少做農業的客商,曾經收益不高的土地流轉了出去,山區特色蜜本南瓜的種植也成了村內最大支柱產業。

張桂芳說,村里還需要更多的好產業、好想法?!芭囊曨l的初衷就是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農村也有廣闊的天地。”

△三家村的涂鴉墻

02

95后代表吉列子日:希望年輕人為村莊注入新鮮血液

其實不只是張桂芳,選擇投身鄉村建設的年輕人,還有很多。95后吉列子日也是一名村支書,還是村里走出的第一名大學生。

位于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的阿布洛哈村,三面環山,一面臨崖,常住人口31戶。2020年以前,人們進出村子,得攀爬村后的一條小路,沿著陡峭的巖壁而上,走到鄉上,至少要3個小時。

吉列子日曾無數次沿著村口的小路往外走,為了求學、工作,每次都走得滿腳泥濘,他渴望能走出大山。

2015年,大學畢業的吉列子日在西昌市有了一份不錯的工作。2017年,沿著羊腸山路,他又回到了家鄉?!巴饷娴氖澜鐬槲业娜松蜷_了一扇門,我想為更多的村民打開這扇門。”

當選村支書后,吉列子日給自己起了個外號,叫“爬山書記”。因為每次出村要花四五個小時爬山,平均一個星期至少要爬三四個來回……他帶著鄉親們種臍橙、核桃,但路沒通,農產品“卡”在了銷路上。

2020年6月,一條蜿蜒3.8公里的硬化路鋪到了阿布洛哈村民的家門口,村里的“寶貝”順著這條路走了出去,村民也都搬進了新居。“爬山書記”也有了新外號,叫“修路書記”。

在吉列子日的引導下,村里孩子受教育程度顯著提高。目前村里共有人口256人,在上小學和初高中的就有108人?!爸R改變命運”的觀念,在村民心中生根發芽。

今年全國兩會,當選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的吉列子日說,希望有更多年輕人能回到家鄉,為村莊注入新鮮血液。

03

“背景太假哥”劉元杰:“希望和更多年輕人為新疆助力”

2022年,95后小伙劉元杰在新疆做戶外直播,因背景太美被質疑造假,被網友稱為“背景太假哥”。

劉元杰與新疆結緣,始于幾年前的一次旅行。當時他發現當地的蜂蜜品質很好,但銷路并不理想。懷著幫助當地蜂蜜農產品走出去的想法,劉元杰開始嘗試直播帶貨。

不管風吹日曬,他每天堅持戶外直播,幫蜂農銷售蜂蜜,被蜇得全身是包↓

拍攝雪山草地美景,被曬黑曬傷↓

“我把蜂蜜賣出去,當地蜂農笑出來的樣子讓我印象深刻,他們的東西不愁銷了,這才是助農?!?/p>

過去一年,劉元杰通過直播帶貨,帶動了一千多萬元農副產品銷售額,他還在直播中大力宣傳新疆美景,展示尉犁村寨的自然風光,促進當地旅游發展。

因為拉動當地的自媒體經濟,帶動旅游業和農副業發展,他被當地推薦,成為新疆尉犁縣政協委員。目前,劉元杰也在通過培訓等方式,讓更多年輕人能夠留在家鄉,幫助家鄉致富。“未來希望和更多年輕人一起,在文旅業和產銷上為新疆助力?!?/p>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鄉村振興離不開蓬勃的青春力量,青年人不僅是鄉村振興的建設者,也會是受益者。有理由相信,在農村基層的廣闊天地中,青春大有作為,期待更多“同行者”加入!

制片人丨王元

主編丨張志達

編輯丨張婭喃

校對丨高少卓

部分圖片來源丨視覺中國

責任編輯:

標簽:

免責聲明

頭條新聞